
赵新利
教授、博导、硕导
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早稻田大学政治学博士
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(2021)
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(2022)
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(2025)
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(2021)
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(2024)
研究方向:
国际传播、品牌传播、传播史
教育经历:
2000.09-2004.09 西安交通大学外语部科技日语专业学习
2004.09-2007.09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
2006.09-2008.04 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留学、短期留学
2008.04-2011.03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
工作经历:
2011.08-2015.09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系教师
2015.09-2018.09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系副主任
2018.09-2020.10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
2020.10-2020.12 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
2020.12-2022.02 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院长
2022.02-2025.06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
2025.06至今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
专著:
• 《中国品牌与国际传播:赵新利自选集》
(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24年9月)
• 《中国品牌40年》
(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年4月)
• 《中日传播与公共外交》
(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2年3月)
• 《萌力量:可爱传播论》
(人民日报出版社,2017年3月)
译著:
• 《中国品牌全球化》
(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16年6月)
• 《体验设计》
(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15年7月)
• 《广告的社会史》
(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3年10月)
科研项目:
• 《日本馆藏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(1921-1945)》
(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2023年获国家社科基金滚动资助)
• 《中国品牌通史(多卷本)》负责人
(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科研项目)
• 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日宣传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》
(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)
• 《中国对日宣传的历史经验与创新策略》
(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)
• 《中国品牌对外传播70年研究》
(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项目)
• 《国际视听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案例研究》
(2019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研究项目)
• 《新中国70年驻京外国记者研究》
(2019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)
近期论文:
• 2025年3月,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《成果要报》,并获中央领导批示
• 《转身之间:从对华侵略到对日宣传——全面抗战时期抗日革命根据地日本反战群体考察》,《新闻与传播研究》2025年第7期
• 《从日方史料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》,2025年8月13日《光明日报》理论版
• 《用他们所懂得的言论:抗战时期中共对日宣传话语建设》,《全球传媒学刊》2025年第4期
• 《作为武器的报刊:日本馆藏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报刊史料考论》,《山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5年第6期
• 《出版的“游击战”:日本馆藏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伪装本考论》,《现代出版》2025年第9期
• 《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“两分法”对敌宣传策略的确立与展开》,《现代传播》2024年第1期
• 《古代商业广告的丰富形态与文化意蕴》,《人民论坛》2022年10月
• 《信任理论视野下可信中国形象的塑造路径研究》,《现代传播》2022年5月
• 《日本有关中共抗战时期宣传工作档案评介》,《中共党史研究》2022年第2期
• 《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日俘教育与对敌宣传研究》,《新闻大学》2021年6月
• 《共情传播视角下可爱中国形象塑造的路径探析》,《现代传播》2021年9月
• 《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宣传再研究——基于日本馆藏档案的考察》,《新闻与传播研究》2020年第7期
• 《误报何以发生:<朝日新闻>涉华误报探源》,《新闻界》2020年第7期
教学成果:
• 《中国品牌国际传播案例研究》
(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3年主题案例立项)
• 《人工智能时代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》
(2023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,重点项目)
• 《国际公共关系》
(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)
• 《学科交叉视角下广告高等教育的智能化转型路径》,《现代出版》2024年第7期
社会兼职:
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
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委员会副理事长
联系邮箱:zhaoxinli@cuc.edu.cn
